從零開始養出巨型日大(基礎知識篇)

本篇為BEKUWA79集-ゼロからはじめる巨大オオクワガタの育て方 的翻譯與心得,作者為す~やん。

正文開始

第一章 種親選擇

要開始認真地飼育甲蟲,首先必須從種親開始。雖然自己採集也是可以,但這並不現實,因此我們以購入的蟲種為前提展開說明吧。

購入種親,得先明確瞭解自己所要培育的目標是甚麼。有人喜歡培育出喜歡的形狀,也有人專注於培養出大型個體。

購買的地方有昆蟲店、即賣會、五金行、雅虎拍賣等等網路平台,不過五金行因為蟲種來源較不明確,在此並不推薦。昆蟲店雖然價格較高,但是對於新手來說是個可以諮詢的好地方。即賣會上可以和飼育者直接對談,價錢也相對便宜。追求平民價格的話,網拍上有不少著名的飼育主出品的血統蟲可以購買。

購入時的注意點

1.產地明確
日本大鍬的產地很重要。避免購買產地標示不明的個體。

2.羽化一年內的個體
不要買老蟲或是來不及配到的個體。

3.身體有瑕疵的個體(歪體、燕尾、麻痺、腹部未收進去)
蟲店和即賣會可以親眼確認個體的狀況。不過網拍雖然有照片可以參考,建議找有信譽的賣家,有問題的話也請大方詢問。

有名大型血統

  • 能勢YG血統
  • 能勢SR血統
  • マツノ久留米血統
  • 嶋原氏川西血統

以上這些都是有時寄養出超過90mm以上個體的血統。其中筆者我有飼養能勢YG以及嶋原氏川西血統。以87mm為目標來說,對以上四種血統來說想要成功飼育並不難。若以體長為目標的話,種公的體長愈大則愈有利。想要早點達成這個目標的話,請選擇其兄弟個體有育出87mm以上的公蟲為種公。

比起大小,筆者更重視的是以下兩點。這兩點都是如果缺少明確飼育資料,就無從判斷的點。

1.選擇正常羽化比例高的血系
避免羽化不全或死亡率高的血系。不好的隱形遺傳因子會遺傳給下一代的機會較大。

2.比起極太或寬厚的個體,選擇體態良好的個體較好

第二章 飼育計畫

日本大鍬從孵化至羽化需耗時1年左右,春天過後羽化的個體的配種、採卵會訂定在隔年,也因此整個飼育計畫為兩年。請先試算一下所需預算吧!包含種親、溫控設備、飼育用品(容器、菌瓶、木屑、產木、果凍)的費用。

常溫飼養的人必須考慮到夏天和冬天時會變得多熱及多冷、室內溫差最小的地方在哪、該場所所能飼育的空間大小如何。長時間在30℃以上的環境飼養日本大鍬,死亡率會升高。

如果是像筆者一樣使用「冷やし虫家」必須採取與用冷氣飼養不同的專門計畫。首先需考量到的是一台設備所能飼養的數量。為了讓內部溫度安定,內部空間不能擺放過密。以容量100公升的冷やし虫家來說,最多可以放到20瓶較為適合。(之後會在上級篇講解大型冷やし虫家的製作方法,想要飼育更多數量的蟲友屆時請參考看看。)

從春天到夏天,今年羽化的成蟲與今年孵化的幼蟲會同時佔用設備空間,雖然筆者會同時併用冷氣與冷やし虫家來對應這種情況,不過更好的是事先想到該情況的發生並設法管理。

不去試的話就不知道會如何,反覆模擬可能會遇到的情況並設想解決方法,盡可能的迴避可以迴避的風險並設定飼育計畫吧!

第三章 配對

配對的個體選用羽化已達半年以上的成熟個體。尤其是確認母蟲在越冬後有大量進食的狀態(一周吃掉1~2個高蛋白果凍且持續一個月)最佳。筆者的做法是,為了於4月中旬開始使其交配,我會在3月的時候將管理溫度升高。常溫飼養的話,則是在5月以後才會變暖,請不要著急,等到室溫持續保持在25℃左右時再讓牠們配對吧!但是溫度過高的話也不好,請注意不要超過30℃以上。

關於交配,筆者會使用下面的用具。

1.通風良好的飼育箱(筆者為コバエシャッター中ケース)

2.木屑(針葉樹、闊葉樹皆可)

3.果凍皿(擁有兩格18g或30g的孔洞的大型果凍台)

為了預防萬一,配對時先將公蟲置入容器內,待半天至一天後,確認公蟲冷靜下來之後再投入母蟲。將容器放置在沒有人打擾的陰暗場所,若交配期間母蟲很活潑的話,等待2~3天即可。母蟲不太動的狀態和有在活動的狀態,只要看看果凍吃掉的量就可以發現兩者的不同。只要看到2次以上公蟲和母蟲同時在果凍皿上,基本上就是交配完成了。如果小心地檢查發現過了一週母蟲仍不太活動的話,則暫時暫停配對,擇日再進行。

第四章 產房布置

配合想要開挖幼蟲的日子來選擇安置產房時間(母蟲的產卵期間+卵孵化的期間大概為3週)。產房的安置時間會隨著產卵狀況而不同,約數日~2週。一般情況下是在中以上尺寸容器中放入2~3根產木,但筆者因為想要得到多條血系,因此通常只擺放一根產木(使用較高級的櫟木段木)。由於上好的產木一年一年地減少,尤其是初春時常有斷貨的狀況,早一點確保產木的量吧!

布置產房的順序

1.為殺死砸蟲,產木加水前,先用微波爐加熱30秒左右。

2.加水時,在容器內盛入少量水,將產木立著沒入水中。

3.當產木的上部已經滲透水分時,將產木反過來立著放置約一小時。

4.用湯匙去除樹皮,乾燥的部分(內樹皮~形成層)也清乾淨。

5.在容器內鋪上3cm厚的木屑(由於產木已經吸滿水分,因此木屑不需要太濕,微濕就好,且不用再加水),然後放上產木。用木屑將產木埋起來並壓實。筆者因為想要節省工夫,會減少木屑的充填量,此舉不會對產卵造成影響。

產卵時最需要注意的是溫度要保持再25~28℃之間。溫度如果太低的話,母蟲活動力會下降,請盡量避免30℃以上。順利的話2~3天後就會在產木上看到十來處的咬痕(產卵痕),如果沒有發現產卵痕的話,稍微觀察有無異狀後再行配對。

筆者會在投產後的2~3天後試著剝開產木,直到發現三顆卵為止,以此確認投產是否成功。失敗的話則有以下兩種可能。

1.未受精
未受精的卵會在數日後腐爛。跟受精卵比起來,未受精的卵比較小。看久了之後,光是看到卵的大小就能判斷是否為受精卵了。此情況則再行配對。

2.空砲
雖然有產卵痕,但是沒有找到卵。如果再行配對後仍沒有產卵的話,就要考慮換其他母蟲投產了。

雖然是少數,但是有一定比例的母蟲,其產卵期間會比較長。筆者想要的幼蟲數為10隻左右,就會在不到3天內開產房。不想要飼養太多幼蟲的人,可以試剝產木控制一下產量吧!

食痕マット

筆者會使用菌瓶的吃過的木屑來當作投產用的木屑。不僅可以節省耗材費,也能抑制發霉,雖然原因不明,但可能跟將益菌傳給幼蟲有關。(長大的幼蟲其腸道內保有大量可分解菌絲的益菌,以此為發想。)

食痕マット的做法

1.小心收集大型個體所吃過的菌瓶木屑。

2.一邊將幼蟲的糞便碾碎,一邊過篩。

3.放置在陰涼處使其乾燥保存。如果乾燥不完全,可能會再次發酵。以近乎完全乾燥來保存,使用時再稍微加水。

第五章 開產房

將母蟲從產房中移除,經過2~3週後就可以開產房了。一般開產房的時間點此時會是6、7月。當初如果是使用沒特別堅硬的產木,用螺絲起子剝開木頭就夠了。從產木邊緣沿著年輪慢慢剝除,這樣能減少受傷的可能。

筆者的情況是,即使產卵期間再長也不會超過2週,將母蟲取出後3週後再開產房。此時,幾乎所有的卵都已孵化,能確保100%採集到L1幼蟲。

雖然日本大鍬也能以發酵木屑飼養,但是使用菌瓶的話比較容易養出大型個體,非常推薦。以前曾有過「L1初期幼蟲投入菌瓶的話會被菌包圍而死」的說法,但筆者的經驗是即使這麼做也不會有甚麼問題。會被菌包死的幼蟲都是本身體質就弱的個體。因此再挖出幼蟲後就可以立即投入菌瓶,不過我會先用木屑保管幼蟲1~3天後再入菌,這是因為在剝產木時可能有些幼蟲被傷到了。

入菌時,在菌瓶上打一個小洞後放入幼蟲,於1~2小時候再檢查看看幼蟲是否有乖乖鑽下去。L1幼蟲也可以投入250cc的重壓菌,不過筆者為了減少換菌的次數與風險,一開始就會入800cc的重壓菌。

第六章 幼蟲飼育

管理溫度

溫度方面只要在以下在溫度帶內就沒有問題。

菌瓶管理的標準溫度

  • 第1瓶(6~9月)24~26℃
  • 第2瓶(9~1月)20~24℃
  • 第3瓶(1~3月)16~20℃

沒有溫控飼養下,夏天時請盡量不要超過30℃,否則不僅菌絲劣化較快,幼蟲易暴走並提早化蛹。入秋後,溫度將降至22℃,由於早晚溫差較大,菌瓶容易發菇,趁菇還沒長大時趕緊拔掉就好。冬天溫度將降至0℃左右,幼蟲雖然不至於死亡,但若要追求大型個體的話,最好還是維持15℃以上。

筆者認為要養肥幼蟲,飼育溫度、幼蟲本身的體質、菌瓶的狀態都很重要。雖然溫度降低多少會讓幼蟲成長得較慢,但比起這個,我認為應以維持菌瓶得狀態為優先考量。筆者在一開始飼育幼蟲時溫度控制在26℃,第一瓶之後,每1~1.5個月使溫度下降1℃直至23℃,到了第二瓶後將降至20℃,第三瓶入菌後直接保持16~17℃直到催蛹時才改變溫度(關於催蛹請參照下一章)。

使用冷やし虫家的注意點

  • 1.不要陳列過密
  • 2.留出間隔以讓空氣流通
  • 3.夏天時使用除溼劑調整濕度

冷やし虫家的缺點有以下兩點。首先是將門關上後,氧氣濃度會持續下降。再來是濕度很容易偏高。尤其是夏天時更要特別注意溫度與濕度的問題,其實過去經驗失敗的案例也不少,而最常導致失敗的原因不外乎是陳列過密,導致冷氣無法在內部流通。夏天時,若陳列過密導致冷氣流通不佳,最熱可達到30℃左右。

過於密集的陳列也會影響氧氣濃度和濕度。詳細的內容將會在上級篇講解,在此簡單來說就是氧氣濃度下降會使得濕度達100%。濕度過高則會使雜菌容易生長而使菌瓶劣化。因此,我會在內部保留一條讓冷氣流通的走道。

將冰箱門稍微打開以通氣,夏天時放置除濕劑。就算留有空隙,夏天時氧氣濃度會下降個零點幾%,但對於變溫動物的昆蟲來說這個影響不大。

順利的話公蟲在吃完第一瓶之後體重就會達到35g以上,就算體重未滿35g,於第二瓶之後也能輕易達到。

關於濕度,夏天時需要注意除濕,反過來,冬天的話就注意保濕。此部分也將在上級篇詳細說明。

換瓶的方法

換瓶的方式如圖片所示,就算用手也沒有關係。為了避免幼蟲咬到自己的腹部,抓取幼蟲時,抓取幼蟲頭部的下方一點點,並讓牠大顎遠離腹部。

我使用料理用的電子秤來測量幼蟲體重(1000日圓左右即可入手)。測量幼蟲的體重並記錄下來,真可以說是飼養的樂趣所在吧!

第七章 前蛹至蛹、羽化

冬天時若幼蟲沒有經歷過20℃以下的低溫就不會化蛹,所以必須溫控20℃以下至少一個月。3月~4月初時將溫度升高來促進化蛹。不要一下子將溫度調高,而是於2~3週內將溫度慢慢調升至25~26℃,並維持該溫度一個月左右。

前蛹至化蛹的這段期間,溫度過高可能引起羽化不全,溫度不宜長時間超過27℃。尤其超過35g的大型幼蟲愈容易導致羽化不全,因此筆者在進入前蛹中期以後會將溫度再降至24℃。

從升溫催蛹到羽化歷時3~4個月,羽化時差不多會是6、7月的時候。而沒有溫控的話且溫度高於23℃的話,幼蟲此時才會開始做蛹室。

幼蟲做蛹室時常發生暴走的情況,可以將幼蟲移至別的菌瓶、發酵木屑來使其安分下來。如果看到幼蟲出現在菌瓶的最上部,則推薦移至發酵木屑催蛹。

幼蟲在菌瓶底部做蛹室的話,我會將菌瓶顛倒放置(必須在化蛹之前這麼做,化蛹後就來不及了)。根據程度的不同,當蛹室有一半左右都接觸到瓶子底部的話,應將蛹室倒置比較好。此外,蛹室過小、高度不夠的情況下,我會在化蛹之後將蛹室開天窗或是將蛹移置人工蛹室。一切都以使其平安羽化為優先考量,蛹室濕度稍微乾一點比較好。

第八章 成蟲管理

筆者為了留些空間給下一季的蟲使用,所以會早一點將羽化後的新蟲挖出。成蟲羽化至少需要等待兩週,身體才會硬化到一定程度。就算不去挖牠,牠也會自行爬出,但如果要自行挖出的話需在羽化後的兩個月內。羽化後的2~3個月為蟄伏期,不會進食,這段期間墊材須保持較濕的濕度,避免太乾。可以放置未開封的果凍給母蟲,只要母蟲過蟄伏了自然就會咬破塑膠膜吃裡面的果凍。而公蟲則是發現牠開始活動後才給予果凍。

在飼育箱內放置針葉樹木屑墊材、防止翻倒的木塊、果凍。如果使用比較小的容器飼養,成蟲一旦開始進食後,容器內一下子就會被弄得髒兮兮的,因此筆者為了減少清理環境的次數,會選用有點高度的容器(公蟲:コバエシャッター小,母蟲:中)。

成蟲管理須注意的就是高溫和乾燥。就如人類一樣,昆蟲們也無法整天都待在30℃以上的環境。在食慾旺盛的時期,可以不需要額外噴水維持濕度,不過到了秋天以後,成蟲的食量減少,墊材也變得較乾,此時就需要噴水保濕了。對於將被選為種親的母蟲來說,確保別讓母蟲餓到,否則來年繁殖時母蟲的產量會不好。

再來,為了避免果蠅和臭味而遭致家人的抱怨,墊材可使用針葉樹的木屑,且每1~2週就要更換。這樣做的話,容器也不需要常常清洗,管理起來反而輕鬆。

冬天時,成蟲會越冬,讓牠們越冬的話壽命也會比較長,也方便管理。將飼育箱放置在15℃以下但不至於結冰的地方準備讓牠們過冬,飼育箱內深深埋入質地偏細的木屑墊材,濕度偏濕,每2週檢查一下濕度,太乾再補水。筆者最近讓作為種親的母蟲不過冬(溫度維持在17~18℃),我覺得這樣會使母蟲來年產量高一些。

以上就是基礎知識篇的全部內容。下次上級篇將會為大家介紹如何製作大型的冷やし虫家、進階的技巧、二氧化碳的影響以及幼蟲對應成蟲大小的還原率。還請多多指教。

閱讀心得與整理

  • 種親宜選擇有名的血統,且種公的兄弟蟲有達87mm以上者。並注意不要購買瑕疵、來源不明的蟲。

發表留言

使用 WordPress.com 設計專業網站
立即開始使用